让育人思想像清泉一样在课堂中自然流淌

发布者: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 发布时间:2019-11-26 浏览次数:417

 ——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索

采访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俞婷教授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全国高校已掀起推进课程思政的热潮,但是在思政教育进课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为此,我们采访了俞婷教授,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学英语课堂,寻找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新思路。

1.您是如何理解课程思政的呢?

我认为开展思政教育进课堂活动实际上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成人、成才,教师的根本使命是教书育人,而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在先,“授业”后。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首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然后才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总的来说,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就是要求教师秉持立德树人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坚持思想政治与专业学习内容有机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目前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推进过程中有哪些成果?

学院推荐各专业的优秀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系列课程思政培训活动,选派一名教师于今年暑期赴北京参加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级研修班”。本学期,从五个专业的课程中遴选出五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试点教学,同时鼓励其他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但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想要在一月、两时间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具有迟效性特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思政教育进课堂活动。所以目前我们在大力倡导思政教育进课堂,也在积极探索践行,其效果还一时难以显现。

3.在开展思政教育进课堂活动,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些老师会觉得专业教学工作已经很繁忙,无暇顾及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的事情应该交给专门的思政老师去解决;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些同学觉得思政教育是额外增加的内容,是一种负担或不必要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把课程思政狭隘化了。课程思政不是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育人思想,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方法态度、文化传统、家国情怀等等,让课程知识自然地延伸到主流价值,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和态度,正确看待什么是课程思政。第二个问题是方法问题,就是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如果说课程思政的内容是从课程内容中挖掘、提炼出来的,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本身是有机的整体,那么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就应该是无缝衔接的,而不是各行其是。如果教师在专业课上单纯采用说教的方式,孤立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教师能够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适时引导,以身示范,育人思想就会像清泉一样在课堂中自然流淌。

4.我们应如何解决这问题呢?

这个问题,我举一个例子来吧。我所教授的课程中有一门《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本学期所上的第三册教材中,有一篇题为“品德至上”的课文,介绍了美国一所名为海德的私立中学“品德至上”的办学宗旨和实践探索。海德学校校长秉持的理念是:“如果你向学生传授诸如求真、勇敢、正直、领导能力、好奇心和关心他人等美德的话,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潜能,这种潜能的基础是品格而不是智力或财富。良知和苦干受到推崇。成功由不断进步来衡量,而不是单纯由学习成绩来评定。”讲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读前、读中和读后三类活动。读前活动围绕“你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脑力风暴和讨论。第一步是把“成功(Success)”一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他们用以评判成功的标准,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给出的关键词有“教育”、“健康”、“房子”、“财富”、“权力”、“贡献”、“家庭”、“职业”、“性格”、“道德”等等。第二步是组织讨论,什么是成功?同学们列出的标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同学们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达成的共识是:成功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设立积极向上的目标、为之奋斗的过程,对社会、家庭的裨益等,而不单纯是财富、地位和功名。阅读中设计的活动是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判断正误等,例如“海德学校要培养的美德有哪些?” “海德学校如何评价学生的成功与否?”。读后活动是对比海德学校所培养的品德与中国社会珍视的品德,并讨论国内的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开展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们说出汉语来,我用PPT把它们展示在屏幕上,然后问他们能否用英文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学生只知道个别的英文表述,于是我用PPT逐一呈现、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文表达方式,带学生朗读。接下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最后总结:诚信、正直、求真、良知、吃苦耐劳等美德是中西文化共同珍视的,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目的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之目标。整堂课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所反映出的对外国文化的尊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以及中国文化的外语言说,都是与英语课文学习紧密结合、贯穿始终的,这样应该就是润物无声。

5.在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呢?

一方面,要抓住第一课堂这个主渠道,号召全体专业教师积极践行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理念,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研室、课程组集体讨论,深入挖掘梳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所蕴含的育人思想,建立体系化的课程思政教育。另一方面要发挥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的作用,寓教于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6.关于课程思政,您可以给专业课教师一些建议吗?

对于老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师德示范,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把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是老师要善于开展教学研究,梳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里理想价值、人文情怀态度观念等内容,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有真实感、亲近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7.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作为学生,我觉得需要做两点。第一是改变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很多学生习惯了老师台上讲,自己台下被动听的学习方式,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互动,不愿自主发现探究。课堂需要有互动,师生、生生之间需要交往对话,缺少交往和对话很难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火花,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相互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第二点是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比较宅,闲暇时间待在宿舍里玩手机、玩电脑,不愿出去活动,不愿与他人交往,这既不益于健康,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无益于全面发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同学们还是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交往中学习成长。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即使在推进过程中存在许多短时间难以突破的问题,只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书育人导向,守住初心,勇于实践,就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培养拥有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的新时代青年!